今天是精读君陪伴你终身成长的第4362天
精读君通识词典已上线2153个词条
前段时间的教资考试,让江西九江某考点出了名。
起因是考试当天突降暴雨,但考生们入场前,都把装着手机、学习资料的书包留在了考场外,这让考生不免担心起来。
不过想到场外有工作人员执勤,大家默认这些东西会被妥善安置,或是挪到大厅避雨,或是收进保安室保管。
可等考生们走出考场后,看到的不是被妥善保管的个人物品,而是一个令人无语至极的场面:
他们的书包被随意扔在学校门口的积水中,像一堆没人要的垃圾,被当成了抵挡雨水的“防洪沙袋”。
展开剩余83%包里的贵重物品和学习资料受损严重,手机袋里的手机也多数被泡坏,看着自己的心血与财物毁于一旦,考生们的焦虑与愤怒可想而知。
事情被传到网上后,有当事考生爆料,该考点的问题早有端倪,不仅场地破烂,工作人员的态度更是恶劣至极。
有考生提前一天去看考场,想熟悉路线却被工作人员大声呵斥;另一个考生在考试过程中,发现桌椅摇晃无法使用,申请更换竟遭到强硬拒绝。
考个试,跟渡劫一样。
一场本该严肃、有序的考试,变成了处处受气、财物受损的糟心经历。
考生们花时间备考、花金钱报名,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而来,不是为了受委屈、遭轻视。
即便得不到礼貌对待,至少个人财物不该被如此漠视。
一两个书包淋湿或许是疏忽,但成片书包被当作防洪工具,显然是工作人员刻意为之——在他们眼里,考生的权益与感受,远不如应付暴雨这件事重要。
如今,官方的回应是“正在协商赔偿”,可冰冷的赔偿二字,真能抚平考生心中的委屈与愤怒吗?
01
把考生当无关变量,是对权益最直白的践踏
同样是公共服务场景,有的地方把“为人着想”刻进了细节里,有的地方却把漠视他人利益当成了理所当然。
以前常去的一个社区图书馆,哪怕读者丢了一支笔、一个笔记本,工作人员都会耐心帮忙调监控、找失物,从不因物品价值低而敷衍;
遇到有人在自习室吃东西,他们也会轻声劝说,再定时巡逻维护环境,生怕影响其他人学习。
有的考场,会因为担心考生滑倒,在前一天顶着大雪清理街道;
有的食堂,会因担心学生吃不上热乎饭,花高价买来保温设备。
有人说,文明是根植于内心的修养,是无需提醒的自觉,更是为他人着想的善良。
那么,九江考点那一个个被扔进暴雨中的书包,见证的就是修养的缺失、自觉的匮乏,更是善良的泯灭。
为了应付暴雨,他们毫不犹豫地把考生的贵重物品当成应急工具,完全没考虑过这些物品对考生的意义,更没在意过考生的权益是否会受损。
在他们眼中,考生或许只是这场流程里可以随意牺牲的无关变量。
对比之下,这种不把人当人的恶,是最刺痛人心的。
要知道,对考生权益的尊重,从不是额外的善意,而是考场工作人员本该有的责任。
当这份责任被抛诸脑后,寒的不只是考生的心,更是对教育公平与服务初心的践踏。
没有哪个渴望成为人民教师的考生,会希望自己憧憬的校园生活在这样的欺压中开始。
02
用小权力刁难他人,是最低劣的傲慢
生活里总有这样的人,手里握一点微不足道的权力,就把它当成了高人一等的资本,变着法地刁难他人,仿佛这样就能彰显自己的“威严”。
前段时间看到一则新闻,某奶茶店店员忙中出错,给顾客装错了吸管。
这本是一句道歉就能化解的小事,顾客却不依不饶。
他特意在客服平台找到这位店员,要求她唱一段40秒以上的歌,否则就投诉。
顾客仗着消费者的身份,把一件小失误,变成了对店员的羞辱。
可他刁难他人的行为,和那个拒绝考生合理要求的人、那个对考生大声辱骂的人如出一辙,看似是赢了,实则暴露了自己的浅薄。
考场和考生,是服务和被服务、提供便利和接受便利的关系。
考生的需求,应该被认真对待,考场存在的意义,是为考生解决问题,而不是制造问题。
能让人真正尊重的,从不是用权威刁难他人的傲慢,而是你对他人的善意与体谅。
把服务之心变成支配之权的行为,是最低劣的傲慢。
真正懂得换位思考,明白权利与义务的意义的人,从不会这样做。
社区里的网格员,帮老人代填医保资料时,会一句句念清楚条款,生怕老人听不懂;
快递员送件时,会提前打电话问方便收件的事件,哪怕自己晚点下班,也不随意把快递扔在驿站。
他们手中也有自己的职责范围,却选择用善意替代傲慢,用体谅替代刁难,因为他们明白,小权力从来不是彰显地位的工具,而是帮人解决问题的抓手。
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,多为他人着想、多解决一个问题,让彼此的生活更顺畅,这才是权力最纯粹的意义,也是服务最该有的温度。
03
赔偿之外,把人当人的共情才是根本
哲学家尼采曾说:
“对待生命不妨大胆一点,因为终要失去它;对待他人不妨温柔一点,因为每个人都在负重前行。”官方回应“正在协商赔偿”,这确实是弥补考生物质损失的第一步,但仅仅停留在赔偿层面,我想远远不够。
赔偿能修复被泡坏的手机,却修复不了考生心中的创伤;批评能让犯错的工作人员暂时收敛,却改变不了他们漠视他人的观念。
这场风波最核心的问题,是基层服务者共情能力的严重缺失。
他们既没站在考生的角度,想过书包里的物品对考生有多重要;也没意识到,自己的行为会给考生带来多大的伤害。
想要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,当务之急是让他们明白:权力的本质是服务,而非支配,学会对他人的尊重,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。
只有当他们真正站在考生的立场上,感受到那份委屈与失望,才能学会尊重他人、理解他人。
温柔对待他人的前提,是拥有共情能力,是懂得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。
而共情,从来都是一种可以被培养的能力。
唯有让共情能力扎根在每一位服务者心中,才能从根本上避免类似的闹剧再次上演。
04
写在最后
权力越大,责任越大;权力越小,越该守住底线。
基层服务中,把人当人是不可突破的底线。
如果连考场都不能尊重考生,又怎能指望未来的教育者传递尊重的价值观?
每一个公共场景,都应该充满对人的尊重,才能避免类似的失望与伤害。
当傲慢被谦逊取代,当冷漠被共情消融,我们的社会才能多一份公平,多一份让人安心的温暖。
共勉。
作者:如青,温暖如初,青涩慢染。
发布于:福建省广升网-配资杠杆官方网站-股市杠杆公司-免息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