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例1:杨某 男 65岁,2023年·5月初诊。
血压持续3年高达170/130mmHg,中西医治疗无效,后出现冠心病,心慌气短,胸满胸痛,头晕头痛,口苦,没胃口,连走路都难受。摸脉:脉沉弦滑,舌苔白。
辨证:痰郁气结、少阳枢机不利。治法为和解少阳、化痰泻火。
用方:(柴胡、半夏、黄芩、人参,甘草,生姜,大枣,瓜娄)。
患者服药四天后,胸痛、心悸等症状缓解,但血压未降;我发现他气血虚,肝火旺。调整方用(夏枯草、黄芪,当归,茺蔚子,赤芍,地龙,龙胆草,丹参)服药4剂后,精神大增,血压开始下降150/110,继续又服十剂,诸症消失,血压逐渐恢复正常。又服10剂,血压一直维持在125/85左右,随访一年,血压一直正常。 病例2:张某 男 68岁 2024年3月初诊。血压高3年多,头晕头胀,心烦心季,一激动就感觉“热气冲头”甚至昏倒,脉沉弦紧而促。西医查出心脏病,但吃药更严重。
诊断:心阳不振(心脏没火力)、寒水上冲型高血压。
用方:茯苓,白术,桂枝,炙甘草。服用4天后,诸症大减,头晕减轻,血压从180/100降到120/90。 病例3:雷某,女,41岁。2024年初就诊。
雷大姐头重脚轻,晕得像坐船,站立不稳。西药一开始有效,后来没用;中药"滋阴降火"也只是暂时缓解。除血压高外,还悬晕,她满脸通红,印堂发红(肝nian火直冲上头)。脉象弦长。
用方:怀牛膝、生赭石,生龙骨、生牡蛎,生白芍,生龟甲,元参,天冬,川楝子,生麦芽、茵陈,甘草。
病人吃了4剂药后,所有症状都消失了,血压也恢复正常了。为了彻底治好病根,又接着吃了20剂药,果然彻底痊愈。 总结:中医强调“辨证论治”,通过调整气血、阴阳平衡来改善高血压,而非单纯降压。因此,患者应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,选择个性化的治疗方案。#人到中年最大的变化#高血压的“同病异治”是中医的核心原则,即虽然都是高血压,但由于病因、体质、地域、节令等因素不同,治疗方法也各不相同。
广升网-配资杠杆官方网站-股市杠杆公司-免息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